占地仅400平米的口袋公园,接待量为什么翻了又翻?
拥挤的城市、快速的生活工作节奏,让城市和居民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城市病",能使人们放松身心、增添活力的城市公园成为缓解相应"症状"的一剂良药。在现实生活中,大中型公园常常因为路途不便、人满为患而难以为居民便捷地使用。"口袋公园"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口袋公园, 又被称作迷你公园,是指依附于建筑外的小场地,它可以是一个小型植物空间或者是喷泉小广场,亦或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块小场地,甚至是零散簇成的很多块空间,分布在现代城市的各个角落。
说起口袋公园,不得不提到纽约袖珍公园(口袋公园)创立者,美国景观设计师罗伯特•泽恩Robert Zion(1921-2000)。20世纪中期,面临城市化与大面积的建筑扩张,绿地空间不断被挤压,设计师罗伯特·宰恩提出了口袋公园的设计。
他认为应该在建筑物中间特别留出一些露天场所,当居民在白天休息时,能够有地方坐下来获得快乐。于是,就诞生了佩雷公园,这个面积400平方米左右的小公园接待量是占地面积340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的两倍。此后,美国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口袋公园。
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也掀起了兴建公园的热潮,詹姆斯·罗素·伯恩提倡将城市整体建造成“公园”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提出了“Countryside in the Doorstep”的概念,提倡兴建面积在0.04-35平方公顷的口袋公园。 而日本为应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规定“高层建筑下必须修建口袋公园作为户外公共开放空间”。因此,在日本居住区社区周围,你会发现分布着大量口袋公园和安全绿地,并同时满足防灾、减灾、周边民众休闲、儿童活动玩耍等室外活动、集会的需求。
可见,口袋公园凭借其规模小、可提供多样化活动,满足人们日常的休闲娱乐需求以及可促进社区关系形成的特点,成为高密度城市中居民休憩需求的解决之道。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世界上那些隐藏在城市里的口袋公园是如何在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的同时变身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
1 美国Paley park
佩雷公园(Paley Park)位于美国纽约53号大街,由美国第二代现代景观设计师罗伯特·泽恩(Robert Zehn,1921-2000)设计,并于1967年5月23日正式开园。其作为新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间,标志着口袋公园(Vest-Pocket Park)的正式诞生。
佩雷公园在规模和功能上很好地响应了曼哈顿的条件,以独特的方式弥补城市中有限的公共设施。据威廉·H·怀特统计,它的面积是390平方米,仅占纽约中央公园的八千分之一,但它的游客数量却不容小觑,年平均面积游客量是中央公园的两倍之多。 是什么原因让佩雷公园以如此小的占地面积,却吸引了成倍的人群呢?探其究竟,可将口袋公园的设计要点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 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
公园三面环墙,西南侧为公园入口。入口两侧为特许经营店,为往来的行人与休憩的员工提供方便、便宜的饮品与点心。为了分隔空间,面对大街的开放入口以台阶进行场地划分,人们可以通过入口处四级台阶和两侧的无障碍坡道进入场地,将园内空间与繁忙的人行道分开。
>> 以植物、水景等软质景观元素为主
公园主体的树阵广场,营造轻松氛围,为游人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公园角隅摆放的草本花卉花钵,随季节更换的花卉色彩,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同时,公园左右两墙面上覆盖的藤本植物——爬山虎、常春藤等,增添公园绿量,并为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绿色景观。
>> 充足的户外休息空间
树阵下方灵活移动的桌椅,铁丝网做成的椅子搭配大理石材质的小桌台轻巧却不影响周围的环境,为人们提供自由享受的休闲场所。而这些不固定的休闲空间,可以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带来多样的交往可能。
>>利用“愉悦”消减环境嘈杂并提供视觉中心
公园后方高6米的水幕景瀑布作为景墙正对公园入口,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瀑布流水产生的水流声,巧妙地缓和了城市的喧嚣,另外,潮湿的水汽使人如置身与自然之中。到了晚上,瀑布还能射出霓虹灯光,引人注目。
佩雷公园自建成以来已有50多个年头,但是看起来依然很现代,而且维护的也很好。它静静地守护在这个角落里,为大家提供休憩的场所,默默的服务了半个世纪,被誉为20世纪最有人情味的空间设计之一。